大三下学期开始零零碎碎的看了《现代汉语通论》这本书,不懂的地方实在很多,大体看了
遍就放下了,因为还要准备日语的期末考试。正式投入考研是在2010年9月,其实这个时间已经很晚了,时间有限,我只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邵老师的《通论》,叶、徐老师的《语言学纲要》,刘珣老师的《引论》三本书上。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三本书分量最重。但是现在大家时间都来得及,所以胡老师的《现代汉语》也是要看的。
关于专业的这三本书,我认为至少要看7遍早早做好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我觉得《纲要》是普遍性、理论性强的书,对入门有帮助,尤其是像我这样跨专业的,看完后会觉得有一种普遍的指导意义。不要小瞧这本薄薄的书,字字句句通俗易懂,其中的理论需要自己认真领悟总结,推荐跨专业考生买本参考书看。看完《纲要》一遍开始《通论》,一定要给它最好的时间段,因为这一本不只考理论,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论》是本超值的书,那么厚重只有30多元,它是我最珍爱的一本书,好书就要一遍一遍的看。第一遍是通览,第二遍就要耐着性子斟酌,不懂的用铅笔画下来。我的原则是看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用一种符号。
《通论》的同时可以进行《纲要》,《引论》关系比较远,放在后面突击也行。总之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就不会很烦。复试之后我刚总结出来的一点就是:《通论》的语法和《引论》的习得是重点,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从我们专业的三个方向就可以看出,师弟师妹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三本书我大致每本看四遍,每次都有新收获,都会发现先前理解错的地方,觉得自己真是死脑子,总是后知后觉,不过后知后觉总比不知不觉好。发现以前错了恰恰说明你在进步。如果你也是跨专业的,那么一定要记得,书本上讲的都是汉语,是我们每一天都在讲的话,所以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只是时间还不够,或者钻了牛角尖,换个场合,很快就会解开的。
接下来是个大重点:真题和资料。迫于跨专业的心理恐惧,我花了300多元买了大量的真题和笔记,事实证明,只看真题、课本还有上面提到的两本参考书就足够了。真题是帮助确定重点和缩小范围的,我还借助它来估题。所有课本通完一遍的时候就要用荧光笔把考过的地方标出。南师有考重题的习惯,比如今年考了黏着语,你就需要把包括黏着语在内的四类都掌握了,包括例子。理论后面跟着例子是个答题的好方式。想不起原话的时候可以换说法或者举例子弥补。还有个不可以不提的问题是:作为汉语的推行者,我们有义务把字写得工工整整,当然漂亮了更好。(专业面试的时候我提到爱好写钢笔字,老师就问我硬笔书法怎样,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此外一定不要写异体字,不规则的简体字,否则就是对自己专业的不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