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南师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考研经验
 

政治:
     我从八月开始复习,一开始听了肖秀荣团队、徐涛、腿姐的课。经过比较我选择了跟腿姐。之前徐涛的课呼声也比较高,我慕名去听了一节。但不知道我听那节内容的原因还是咋地,个人听着无感。反而是腿姐的课让我眼前一亮。具体跟谁,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下,不要只听别人的推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记得八月份每天下午去听腿姐的马原课,而且做了笔记。九月开始我就没再听了,感觉太费时间了。但后来看肖大大的精讲精练实在看不下去,而且感觉太多了完全把握不住重点。然后十月份我又去听腿姐的课了,每天中午一边啃面包一边看视频,总算是把之前的课补上了。找了张之前拍的图。我觉得腿姐讲的很清晰,而且她能把一些知识揉碎了讲,不会让人感觉在照本宣科。
  到了十一月再往后,肖四肖八,还有徐涛腿姐的预测卷都可以做做,到时候网上电子版满天飞,自己找来做做选择题。
  大题一定要背肖四,要背的熟透透的。到考场你就会见证肖大大的牛逼了。大题的具体做题套路,我还听了杨亚娟的冲刺课。她应该是肖秀荣团队的,老师有点口音,但也挺可爱的。
英语:
      英语我没有跟老师,全程自己做真题。作文我背的是王江涛的真题范文,反复背,不要觉得考过了就没有价值了,其实把优秀范文背熟了到考场就能灵活利用。英语这门我考的并不好,只有67.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时间没有安排好。在考场上我先写作文,还打了好久的草稿,大小作文加上完型我居然花了一个半小时,也就是整个考试时间的一半。剩下的阅读新题型翻译这么多题,我只剩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我属于做题比较慢的那种。发现时间不够后,外面飘着雨夹雪,门大开着,我坐在门口第二个座位,顿时全身发起了汗。我马上镇静下来,根据时间还有题量,划分了具体做题时间,也就是每13到15分钟必须做完一篇阅读,翻译给10分钟。但我平时做一篇阅读要花近20分钟。所以可想而知,在考场上我做得是多么匆忙,绝大部分的题都来不及仔细斟酌就直接选了答案。考完也不记得自己选了啥,所以在大家估分时,我完全抓瞎,心里无数次想过英语可能不及格。这里提醒学弟学妹,在平时做题时既要保证争取率,又要严格把握时间。还有作文,平时一定要多多背写,在考场时最好打腹稿。
专业课:考文学综合
官方推荐书目
古代文学: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本
现当代:丁帆的《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周宪《文学理论导引》
外国文学:王立新《外国文学史》西方卷
补充书目
古代文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本
现当代:钱理群《中国现代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和郑克鲁主编的那两本
Tip:关于文学考研,不可避免要看很多作品,但不是漫无边际的看,对于考研初试,时间还是很紧张的。基础好的不说,如果基础不好,现在的时间应该多看文学史,对于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文学史又是一个主观与客观并存的编纂,所以南师给的参考书要看,其他经典的参考书也要看。不要怕浪费时间,我当时就是怕浪费时间,不看其他版本的文学史。但结果是后面复习特别痛苦。因为,我买的那几本辅导书,像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都是根据我上面列的补充书目编的,所以,如果不看补充书目,那么当你看辅导书甚至要背的时候就会特别痛苦。他上面分点作答,十分简练,如果没有看补充书目就会觉着特别干瘪,背起来也常常觉得不知所云,那么这样直接背辅导书是没有效果的。看其他版本的文学史,也可以拓宽视野,尤其是那些论述不一致的地方,更应该是你的敏感区,而且不同的书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看起来也没那么枯燥。
辅导书:
古代文学:李杰顾大鹏《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现当代:中国文史出版社的《中国新当代文学史》
文学理论:张剑平《文学理论教程同步辅导》
外国文学史:唐红梅《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专业课具体复习

古代:
    我看的是游国恩版本的文学史,很多人推荐看袁行霈的。个人觉得,游版有点老旧了,只看这版的话有些单薄,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我建议也去看看袁行霈的吧,袁版我只看了一点点,觉得编的比游版更详细些。如果你跟我一样,看书比较慢,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袁版文学史,那么你可以选择直接去背李杰顾大鹏编的辅导集,它就是根据袁版编写的。九月份以后,我一边背游版文学史,一边背辅导习题集。我觉得游版的第一二、四册还行,第三册好像是宋代文学,我感觉编的不太好,就直接背了习题集。到了考场专一那道宋词题,我就是根据习题集上背诵的知识作答的。

现当代:南师给的参考书目是丁帆版本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本书编的有点乱,看不懂。球球你,赶紧去看钱理群编的三十年。当代的话,大家都推荐洪子诚那版,但我实在没时间了就没看。现当代不能像古代那样直接去背辅导习题集。因为习题集写的太简练概括了,你如果不去看三十年而直接背习题集,会非常痛苦,因为你不理解,忘得非常快。我当时是把南大煜编打印了,然后一边看钱理群三十年,一边在煜编上补充。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三十年看完,并且在煜编上补充了笔记。不得不说,看完之后神清气爽,而且身热打铁我把煜编及补充笔记背了一两遍。当代的话,我到后面真的没多少时间精力在上面,没有再去专门系统复习,而是直接背真题了。我把南师真题差不多都整理了一下,现当代从九几年就开始整理了。其实他已经考了近二十年,那些重点差不多都考过了,作为一个小综合,我觉得不会考太偏,于是就壮着胆子只看真题了。

文学理论:这个不用多说,无论是童庆炳文学理论还是周宪的导引,编得都挺有条理。这门可以直接去背书好了。我最开始是背诵学长笔记,但后来我是直接背书去了。这个看个人习惯。其实我只把童版全背了,周宪那本我只看了一遍,后来想肯定需要去背一背的,但实在没有时间了。到考场上时,考诗歌节奏那道题,应该是周宪书上的原题,但我是用童版以及自己的语言作答的。考完我想了想,周宪那本每章后面都有总结,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直接去背它,到考场的话,如果考到就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扩展。

外国文学史:对于专一来说,都是往年真题,这个没啥可说。我们比文的专二,跟其他专业不同,不是考文学评论,而是考文学史。从真题来看,绝大部分题目不外乎来自真题、王版文学史和唐红梅辅导习题集。比文专业有时间最好看看其他版本的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我用了挺多时间。把真题按章节整理好,贴在每章前面。然后标清答案在哪,一般来说是书上或习题集上,或者自己去网上搜索。而且在真题旁可以写下答案关键字词,方便后面快速复习。
      文学史学习要注意文学流派,包括原因、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代表作家作品、影响等等。当然文学史还需要了解重要作家作品。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多看看作品。但是外国文学,尤其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很多都是长篇巨著,考研时间很宝贵,要是每天花太多的时间去看原著就有点主次颠倒了,毕竟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那么就应该将时间最大化利用。我看的原著非常有限,但我会想办法大致了解作品。喜马拉雅fm上的《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西方文学十五讲》就挺好的。他里面会有作品的详细介绍,而且也会有作品中值得玩味的细节。考场上,《高老头》主题那道论述题,我就用到了从那上面听到的细节来充实答案。

时间安排:
      暑假前,大家可能还没那么紧张,觉得时间还有很多。而且大三下学期有些学校课还挺多的,放在考研上的精力有限。我当时也是这样,有十二三门课吧。每天上午有课,下午偶尔有课。我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午休、看朱伟恋恋有词、然后去健身房,到了晚上看专业课。周末还要做作业。总之,我暑假前看书特别少。我记得暑假前我只看了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暑假才开始看现当代和文学理论。就是单纯的看,也没有做笔记,也没有看辅导书。其实最好在暑假前就把文学基础全部看完。
      暑假,这是个黄金期。我当时是留宿了,大家都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了,我一个人留在寝室看书。因为当时好像有点神经紧张,听到一点杂音就分心,烦躁。暑假俩月,七月我把现当代看完,童庆炳那本文学理论我看了一半,抄书抄了一半。八月,我开始背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晚上看周宪那本文学理论导引。刚开始背起来很痛苦,也不知道哪是重点,就拿着全书一点一点的背。真的挺痛苦,因为一直忘,但没办法,只能忘了就再背。记忆的真谛就在于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次数多了自然就能记住。啊对了,暑期我还自己去整理一下真题。
      暑假后,大四上学期我有三门课。但能翘的就翘,一到九月时间就更紧了。从九月开始,我给自己的安排就是,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四科,每天一科,四天一个周期。每天中午从11点半到1点半这俩小时看政治。晚上九点到十点这一小时做英语。也就是说 专业课每天一门,政治和英语每天都留一点时间看。既然一天都看一门专业课,那么一天给自己安排的东西就特别多了。一般来说古代一天背一个朝代,现当代一天背一个十年或一个分期,文学理论一天背两单元,外国文学我没分得那么清,就尽量多看。古代我执行的没那么严,因为有时候确实背不完。但文学理论和现代当基本按照计划走。有人可能疑问,一天只看一门会不会腻?我的办法是,每天早上到图书馆以后,拿出自己要背的那科,告诉自己要背到哪,在这一页贴上便利贴,上面写着当天的日期,并写上“不背完不许睡觉”,然后将当天要背的部分上角全部折起来。接下来 背一页打开一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清楚直观的知道自己一天的任务以及进度。看着自己打开的页数越来越多就会有成就感,并且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背书。我最后那四个月基本上都是这样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