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南师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文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支柱院系,是我国高等文科教育的东南重镇,也是我国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它的发展经历了整个20世纪,以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博大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学风、创新的机制、一流的师资、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跻身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先进行列,共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到2001年的50年间,文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高、中级人才。历届毕业生出色地工作在我国教育、文学、艺术、研究、新闻、出版、经济、政治等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了骨干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  历经坎坷的发展时期(1902-1976年)
    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改为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在当时,没有独立的系科建制,但在教学科目中,传统的国学(经学、小学等)居于主体地位。后来,两江师范衍变为东南大学(1921年)、中央大学(1928年)、南京大学(1952年),中国语言和文学也始终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并有了独立建制,始而为中文系,继而为文学院。南京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金陵大学,改名为“公立金陵大学”。1951年,又将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并入“公立金大”,设文、理、农三个学院。在文学院中,国文系和语言专修科为重点系科。其实文学院又称“金大宁部”,因其地址在宁海路122号(今南师大随园校区)。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公立金大文学院国文系和语言专修科曾一度被划入以中央大学为主体刚建立的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不久又把南京大学师范学院整体划出,与原公立金大文理学院部分系科合并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并正式成立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这就是今天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直接前身。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是适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兴起而组建起来的,它的教育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学语文师资。由于语文是中等教育的主科,师资需求量极大,加上自身的传统渊源深厚,中文系自然成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和人们心目中最具规模的大系。然而,创建大系,谈何容易,其时教职人员仅7人:孙望教授(系主任)、徐复教授、刘开荣副教授、王冰洋讲师、张文潜助教及文书章树东等。这7位开创者筚路蓝缕,殚精竭虑,为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1952年首届招生20人,第二年招生100人(一年制培训生、二年制专修生、四年制本科生共3个班)。上课教师除6位专职教师外,还聘请了校外著名学者方光焘、孔罗荪等4位兼职教授。
    1955年,中文系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大发展时期。由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中文系的并入和许多国内一流学者的加盟,教职员人数增至50人左右,在系学生人数也成倍增加。1958年,原江苏师院中文系复系和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建系,调出副系主任刘开荣教授、钱仲联教授、廖序东教授、吴奔星教授等十余位教师前往支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系教职员增值80人左右,全日制本、专科在系学生最多时达1321人(1958年)。
    在这个时期,中文系的教师队伍堪称群贤毕至,群星灿烂,拥有唐圭璋、孙望、段熙仲、徐复、朱彤、杨白桦、吴奔星、刘开荣、许汝祉、钱仲联、廖序东、张拱贵、徐铭延、羊达之、沈蔚德等十多位海内著名教授、副教授以及上官艾明、钱震夏、吴调公、金启华、赵国璋、周镜泉、施肖丞、常国武、叶祥岑、潘君昭、汪靖洋、葛毅卿等资深学博的教员、讲师。他们以卓越的学术成就、精湛的教学艺术、崇高的师表风范,构建了学院的优良传统,极大地提升了当时的中文系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地位。国学大师、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先生曾赞到:“你们的实力已大大超过南大中文系了!”在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先秦与唐宋文学)、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当时的中文系处于国内高校同专业的领先地位。唐圭璋教授领衔的词学研究与杭州大学夏承焘教授领衔的词学研究,并称海内两大词学中心。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中文系还特聘外系外校名家来上课,如聘请本校外语系陈国华教授讲授英美文学、南大中文系陈瘦竹教授讲授现代戏剧史等。
    在创始阶段,中文系在机构组织、教学体制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较多地借鉴了英美及解放前大学的一些做法。1954年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正面影响,正如苏联专家来系视察后批评的:“没有科研的大学应该关门!”从而促使中文系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的办学优势。苏联专家又建议按专业科目设置教研室,指出没有教研室,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中文系接受了这一建议,建立了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写作、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公共课等8个教研组(室),为今天文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的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框架。当然,学习苏联也走了些弯路,如生搬硬套“五个环节”教学法、成绩考核五分制、课程安排六小时一贯制、毕业考试采用三堂会审式口试等等,后来实践证明行不通,也就自然废止了。正如孙望教授所总结的:“到1956年为止的若干年里,我们的教学基本上上了轨道,已完成了德智体并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科研的体制,也形成了勤朴好学、尊师爱生和学术空气浓厚的良好风气。”
    无庸讳言,由于政治风云的奇诡变幻,这一阶段中文系的发展是充满艰险和坎坷的。一方面,反胡风、反右、大跃进、大炼钢铁等运动严重摧残了教师队伍,打乱了刚刚走上正轨的教学秩序和科研部署;另一方面,招生数量数倍甚至10余倍地猛增,不仅师资力量,就连教室、设备、图书乃至教材用纸都严重短缺,而三年大饥馑更严重摧残了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中文系教职员工在忠诚于人民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同心同德,忍辱负重,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充分发挥潜能,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确保了历届毕业生以优异的学业成绩顺利走上工作岗位。20世纪60年代初,中文系的发展虽被强行纳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模式而停滞不前,但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未变,学生求知问道的风气良好,一些优势学科如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继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全国规模的山水诗和美学大讨论中,中文系师生以饱满的艺术热情和创新的学术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中文系活跃的学术氛围曾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吸引了许多著名作家和学者如许广平、田汉、郭小川等欣然前来讲学。
    和全国高校的命运一样,十年“文革”期间,中文系成为重灾区,处于休克状态。杨白桦教授、上官艾明及夫人、施肖丞、耿逸平讲师等5人先后被迫害致死,仅此一端即可说明一切。尽管如此,被关在“牛棚”里的老教授、老学者们仍然坚信:“悲剧终将结束!”1969年,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苏函授大学文教组并入中文系,著名教授诸祖耿、钱玄等加盟教师队伍,为中文系的再度发展增添了一支有生力量,此时全系教职工人数增至92人。
    从1952年到1966年,中文系毕业生累计为本科1719人,专科455人,函授专科5150人。70年代初,中文系还招收了5届工农兵学员,到1976年这批毕业生累计为942人。中文系在这一阶段不仅形成了优良的教育和学术传统,而且从历届毕业生中选拔了一批高材生参加本系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这批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陆续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和校、院两级行政领导,充分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二  稳步发展的恢复时期(1977-1990年)
    “春风又绿江南岸”。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为中文系的大发展带来了第二次机遇。德高望重的耆宿硕儒们重新焕发了青春,中年教师又重新走上了教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一大批青年学者源源不断地加入了教师行列,一支高素质的老中青结合的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聚集在“发展是硬道理”的伟大旗帜下,为中文系的全方位腾飞展现了辉煌的前景。截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文系在职教职工为104人,其中现职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37人,助教12人,教师学历为博士的6人、硕士的28人、本科的50人。值得尊重的是,许多离退休的老教授、老专家们,身退心不休,成了教授的教授、博导的博导,有的还编外直接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中文系在新时期的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学术支撑。从1977年到1990年,该系全日制毕业生人数为:本科1320人,专科145人,硕士88人,博士5人,研究生进修班8人。成人教育毕业生人数为:函授本科953人,夜大专科1272人,自学考试本科1895人,专科11721人。1990年在系全日制学生共718人,其中本科生641人、专科生77人、博士生7人、硕士生27人。
    中文系的第二次大发展,以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市场化的新形势,全方位挖掘办学潜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强化系科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创建非师范专业。除1952年建系即设立的中国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继续发展外,早在1964年经原国家高教部批准设置的新闻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生,1984年建立正式专业机构,设四年制本科和两年制专科。至90年代初,已招9届学生共300余人。1983年,国务院统一布点,中文系开设了古典文献专业,设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硕士科,并接受国外汉学高级进修生。至90年代初,已招收8届约200人。1987年,设立“应用文科(中英文秘书)”专业。这些非师范专业都是为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突破了师范文科的固有模式,显示了中文系巨大的应变能力和潜在的发展能量。多年来,这些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古典文献整理研究,新闻出版以及各类各级企、事业文秘人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贯彻“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采用多种办学形式,以满足社会青年及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文革后,中文系率先恢复了因文革中断了的中文专科函授教育,并于1980年先后在淮阴、无锡、连云港、盐城各市教育学院设立面授辅导站,1984年增设中文本科函授。1981年夏,中文系在全校率先开办了夜大学中文专科,继而又增设了文秘专业和公关广告专业。1983年秋,中文系成为全省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科主考单位,1986年起又承担起了大专起点的本科主考任务。
    3.提升办学档次,培养高级尖端人才。中文系于1978年开始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至90年代初,已拥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文学批评史、汉语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世界文学(与外文系合设)共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在唐圭璋教授总领下建立了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全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了适应国际文化教育广泛交流的新形势,这一时期中文系接受了来自俄、美、日、法、瑞典、南斯拉夫、荷兰、波兰、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硕士、学士留学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4.开办重点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科研机制,创办研究所和学术刊物,大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1984年,中文系成立了古文献整理研究所,至90年代初,在编人员19名,其中高职5人、中职5人、初职4人,先后承担研究课题27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种。1988年,经江苏省教委批准,成立了文学研究所,下设9个研究室,与全国科研、高校相关专业以及港、台、日、美、新加坡学者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1972年创刊的文献学刊《文教资料》于1987年获准在全国公开发行。1992年又创办了《语文之友》月刊,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研究阵地。中文系设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大学语文、古文献、新闻学等12个教研室,承担了57门必修课程和100多门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任务;此外,还设立了行政管理、教学、学位和学术4个委员会,全面组织和协调全系教学与科研的各项工作。1987年,学校开展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中文系先后有8门课程通过评审并获得奖励: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唐宋)(以上为一等奖),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先秦)、外国文学(以上为二等奖)。从1982年到1991年,中文系科研成绩骄人,共荣获国家级成果奖5项、省级成果奖15项、全国及省级学会成果奖65项。
    5.积极进行教师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起之秀和新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中文系教学人员87人,其中正、副教授40人,占了近一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13人,其中4人是中青年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何永康、吴金华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郁贤皓、钟振振、朱晓进3人;获国家级教学奖的有马景仑、潘百齐2人;获校级教学奖的有50人次,他们都是中青年教师。
    6.加强与海内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努力学习先进,攀登学术高峰。历年来,中文系多次主办和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吸收先进思想和经验,努力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提升学术地位,占领学术前沿。1979年主办的“现实主义讨论会”,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周扬、孔罗荪、陆文夫、邓友梅、刘绍棠、刘真等都与会讨论。徐复教授主持的多次训诂学研讨会以及海峡两岸明清小说研讨会等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
    7.实施教学手段现代化,健全教研服务体系。中文系现已建成现代化语言教学实验室、微机室,初步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拥有电脑、音像、照相、摄像等多种现代化设备。许多中青年教师已利用电脑收集科研资料,进行论著写作。中文系资料室拥有近17万册图书及期刊3000余种,其中中文线装书有55515册,并藏有多种善本及孤本。
    8.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教学秩序。中文系切实贯彻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方针,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行政、党、团、工会组织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年纪管理部主任的综合性整体性作用,全面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把思想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事务中去,在全系形成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该系除了切实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还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新的时代形势和该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条例和细则,包括系总支委员会职责、系行政领导岗位责任制、学生管理工作条例、教材及教材经费管理办法、工作量酬金实施条例等25项明文规定,做到了事事处处有章可循、奖罚分明,从而便于自律,监督有效,把各项工作纳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
    改革精神,开放态势,这8个字可以概括中文系在新时期最初十几年的总体特征。这种特征最重要的体现是人的思想理念的转变。正是思想的解放带来了聪明才智的喷薄、学术心灵的放歌、创造的自由,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以及对安于现状的不甘和不断攀登高峰的执着与痴迷。于是,中文系不断有了新举措、新成绩,有了多元化的繁荣气象,出现了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综合型文科的新局面。当然,在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学风浮躁、市场经济的负面干扰、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等种种问题。但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为了正在召唤继续奋进。  
    三  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1991-2001年)
    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院进入了第三次大发展时期。特别是1998年、1999年、2000年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三年三大步的跨越,为文学院建构了高起点的、坚实的发展平台,铺就了新世纪腾飞的广阔前景。
    90世纪前期,为了向全国和江苏省教育、文化事业输送更高素质、更高层次的人才,中文系大力加强了学科建设。1991年,“中国古代文学”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1993年,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课程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与此同时,一批年轻学者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1990-1995年间,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学校的统一部署,中文系在专业设置上作了重大调整。原中文系新闻专业被分离出去,中文系在保留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古典文献专业的基础上,于1993年设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方向),培养有关专业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1995年,中文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并开始进入自主命题、直接对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的行列。南京师范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对外中文专业能授予学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九五”期间,随着南京师范大学进入“211工程”的行列,1997年,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全院上下同心协力,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  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8年前,文学院只有一个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点,这还是1981年在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的带领下创建起来的,在长达17年的时间内,文学院只能在一个二级学科点上培养博士生。自从进入“211工程”建设之后,由于国家和学校的重视,文学院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力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赴老大哥高校进修、攻读学位,一方面广泛招揽、引进高层次人才。这样,经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文学院的学科梯队开始完善,不少学科方向充满了新的活力,并且涌现出一批45岁左右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此背景下,文学院于1998年新增了文艺学博士点和电影(含电视)学硕士点;1999年,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接着,该院实事求是地进行了自我剖析,觉得有必要对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强化,这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由于学校已经进入了“211工程”行列,国家、省政府、学校对文学院加大了投入,学科建设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所以,文学院能够很好地培养自己的人才,并能很有效地引进国内的高层次人才。这样,几支重要学术梯队都迅速壮大起来。“中国古代文学”梯队,是没有助教和讲师的“教授集体”(11名教授,2名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梯队,由1名教授增加到8名教授,近几年获得中国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的有1人,获得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的有2人。“中国现当代文学”梯队,现有成员8人,已有7人取得了博士学位,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成了名符其实的“博士梯队”。“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梯队,由于长期以来与本校外国语学院联袂共建,学术成果也在近年内获得丰收。在此基础上,2000年文学院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通过,博士点由“211工程”立项之初的1个增加到8个。这样,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三大步,文学院完整地建成了学科“大厦”的总体构架
    (二)  科研实力加强,推出了有影响的标志性学术研究成果
    自1996年以来,文学院实实在在地抓学术研究,争取多出高质量成果,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到2000年,由文学院承担的“211工程”建设子项目“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化”的“中国古代文学:文献与理论研究”、“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意义与现代转换研究”、“现代文化研究”三个大系列的学术研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总评成绩为“优良”。“九五”期间,该院共出版学术专著134部,发表论文1146篇,其中标志性成果为专著80部,论文200余篇,出版译著4部。这些成果中,有一些已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中国词学研究,弘扬了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的学术传统,在多次国际会议上推出新的成果。又如,经过国学大师徐复先生的多年培养,一批中青年教授在古代汉语研究、敦煌学研究、训诂学研究方面,亦推出了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徐复教授20年潜心撰写的《<訄书>详注》,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隆重出版。此外,唐代文史研究、元明清小说戏剧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史记》文献研究等,亦在国家和江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些科研成果在“九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31项。目前该院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73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31项、国家社科基金10项。
    (三)  促进人才培养,为国家增添英才
    大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为四个现代化培养高质量的人才。6年来,文学院的一切建设举措均以此为归宿。文学院培养人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过6年的细致工作,该院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相当合理的学科梯队。现在,共有教授33人,其中55岁以下的30人;副教授23人,其中45岁以下的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49人。此外,5年中,文学院共培养了65名博士生、418名硕士生,还有博士后进站人员9名。已毕业的博士生中,有6人分别进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深造,有15人成为教授,7人任文学院院长、系主任等职,有8人成为博士生导师,有1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台湾出版的“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书”共收入90部著作,其中文学院“中国传统文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就有7部之多,占8%。这一时期培养的的硕士生,不仅能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一般科研项目的研究,而且在读期间人均发表论文3篇。该院本科生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文科基地培养的人才走上社会后,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5年来,学院自考、函授、夜大、课程班等,均办得实实在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四)  教学、科研条件显著提高
    由于“211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文学院的教学、科研设备也迅速现代化,逐步赶上了时代的步伐。文学院现有藏书17万册,其中中文16万册,外文1万册;有国内外期刊304种,其中中文220种、外文84种。现有实验室2个,实验室总面积达200平方米;资料室有阅览室2个,阅览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有计算机房1个,计算机46台,并已通过校园网进入互联网,同时建成了文学院区域网。
   在邓小平理论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提出的“十五”大目标,文学院初步制定了“十五事业发展规划”,决心在今后5年世界内,把文学院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教学和科研全国领先、基础与应用联袂发展的“第一流中文教学科研基地”。

相关文章:
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QQ群和学姐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