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南师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想要报考本学校的同学快来关注一下以下信息吧,希望下面的信息能够对您有帮助。
钱玄(1911—1999),字小云,江苏苏州同里镇人。幼年钱穆先生启蒙,立志于国学。后师从黄侃、胡小石两位先生学习经学和小学。钱玄先生除教学外,致力于传统语言学和经学的研究,尤其精通古文字学和三礼之学。虽历经社会乱离,潜心学术之志不辍。自1933年开始发表论文到逝世止,论著达几百万字之多,其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所仰止。
总览钱玄先生的学术,其特点有以下数端:
把握学术根基。整理古籍,研究传统文化,没有古文字学基础,犹如沙滩上建大厦。钱先生对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以及简帛文字做过长期的研究、。他早在1933年第二期《国学论衡》上发表的《讽籀偶识》,引甲骨文、金文,分析字的形、音、义,提出了与许慎《说文解字》不同的解说。1980年发表的《秦汉帛书简牍通借字》,是在对70年代出土的大量竹木简、帛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他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用字的事实,纠正了高亨认为秦汉间字少、秦汉帛书简牍的借字都是本字未造的假借字的错误看法。
读书必明体例。钱先生天性敏锐,观察细致入微,读书如此,研究亦如此。发表于《国学论衡》1934年第三、四期的论文《仪礼丧服经文释例》,引9例表明《仪礼?丧服》的体例,这是他开始研治《仪礼》的深切体会。晚年发表了《古书正文与解说体例靠》、《金文通借释例》、《毛诗故训传析句释例》以及《诗经助词》、《论古汉语虚词双音化》等,无一不是从明体例的角度进行研究、解决学术问题的。学者们读了他晚年的论著后,无不为他80多岁高龄有如此清晰的思路、缜密的逻辑而大感惊讶。
功成始于积渐。钱先生早年未有著作问世,而晚年著作接连出版。1987年出版《三礼名物通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115万多字的《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50多万字的《三礼通论》(南京师大出版社),并且在《文教资料》上连续发表《朴斋笔谈》系列有关秦汉文字史方面的论文。厚积厚发,实是他一生教学与研究心血的结晶。三礼之学,近五六十年在学术界几乎成了“绝学“,其宏扬之功,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实际上,这是先生毕生呕心沥血的结果。早在1934年,他就发表了有关《仪礼》的论文,1936年又发表《仪礼向位解》(《国学论衡》第六、七期)。之后,他的研究成果虽因时事势所限,无从形诸纸帛,但其用功极勤,一日不辍。90年代开始,他连续发表《耦耕解》、《井田制考辨》、《郑玄<鲁礼褅袷志>辨》等系列宏著,由此可以窥见他治礼学的一以贯之的轨迹与执着追求。
钱玄先生发扬了皓首穷经的治学精神,心无旁骛,自甘寂寞数十载,泽被后世。以先生之精神救当今学风之浮躁浇薄,正是对他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