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的招生简章是能够给考生带来很大的信息量,具有非常不错的参考性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6 招生人数: 5 专业代码: 081404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
02 制冷热泵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03 新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75传热学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F14 暖通专业综合
《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空气调节》,赵荣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陆亚俊,马最良,姚杨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制冷技术
2、暖通空调
875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传热学》,张奕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备注:

南京师范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1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5 招生人数: 5 专业代码: 081404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
02 制冷热泵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03 新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86传热学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F156 暖通专业综合:
《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空气调节》,赵荣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陆亚俊,马最良,姚杨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制冷技术
2、暖通空调
886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传热学》,张奕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备注:

南京师范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1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4 招生人数: 5 专业代码: 081404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
02 制冷热泵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03 新能源在暖通空调中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78传热学
复试科目:
F151暖通专业综合

复试参考书目:
F151 暖通专业综合:
《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空气调节》,赵荣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陆亚俊,马最良,姚杨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制冷技术
2.暖通空调
878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传热学》,张奕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备注:

南京师范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3 招生人数: 7 专业代码: 081404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
02 制冷热泵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03 新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4传热学
【复试科目】
⑤F153暖通专业综合

【复试书目】
F153 暖通专业综合:
《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空气调节》,赵荣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陆亚俊,马最良,姚杨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同等学力加试
⑥制冷技术
⑦暖通空调
884 传热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传热学》,张奕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备注: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的相关师资力量等信息了解该专业其他的情况。
2000年学校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2010年学校学科调整后,更名为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近10年来学院培养近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化工、石化、医药、橡胶、电力、城市建设、暖通空调、制冷低温、环境保护、动力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毕业生以肯干、会干、能干为特色,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口碑。
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设有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和土木工程领域(暖通空调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校级重点一级学科。学院有江苏省重点科研机构“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以及“低碳与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和“人工环境及新能源利用”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9位、副教授23位,博士25位。设四系三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系、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工程实习训练中心和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培训中心。
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及专著10多部,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现代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锅炉原理、中央空调设计等,“现代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为省级优秀教材。
学院在校本科生900多人,硕士研究生80多人。学院200603班获全国先进班集体,学院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和国家级“三好学生”,多次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保持在30%左右,居学校前列。
学院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在能源动力、能源环境领域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在清洁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能源清洁利用与系统集成优化、新能源应用与节能技术以及制冷与空调等方向取得了众多成果。主持承担了包括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在内的2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横向课题1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SCI检索论文30多篇、EI检索论文60多篇,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
学院建成了“空调综合性能测试”,“燃烧及燃烧污染物测试控制研究”,“人工环境测试研究”等一批先进综合的研发平台。
学院是江苏省锅炉学会、南京锅炉学会理事长挂靠单位,学院教授担任理事长及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学院编辑出版《江苏暖通空调制冷》期刊。
学院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下莱茵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联系。